

今年12月11日,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10周年日子,粮食工业对外开放研讨会暨《中国粮食宁静包管体系及预警》专著宣布会在尊龙凯时举行。
国务院生长研究中心办公厅副主任程国强教授、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朱泽研究员、国家粮食局专仆人声俊研究员、国家粮食局粮食科学研究院书记吴子丹研究员等出席了集会。国家发改委全国招标重点课题“粮食宁静课题组”暨《粮食宁静包管体系及预警》专著作者尊龙凯时经济学院贸易系主任洪涛教授、徐晓慧教授、刘晓雪副教授、张正平副教授、郭毅副教授以及中国建材总公司丁泉硕士、在校研究生等近30人加入了研讨会。研讨会由洪涛教授主持。
首先,洪涛教授介绍了《粮食宁静包管体系及预警》专著的基本情况。专著第一次提出了粮食预警包管体系的思路,即粮食少了不宁静,粮食多了也不宁静,但其主要矛盾是解决粮食少的问题。专著用通俗的语言划分从国家角度、动态角度、包管体系角度、品种角度、空间条理角度论述了新的粮食宁静的看法。专著指出我国粮食宁静面临的挑战,并划分从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等论述影响我国粮食宁静的因素?翁庾槿衔,我国粮食宁静属于比较宁静品级,粮食生产总体为比较宁静,但大豆保存潜在危害;粮食流通为比较宁静,但产后物流损失较大;粮食消费、粮食宏观调控均为比较宁静,可是全球粮食不宁静是一个常态。专著得出了4个主要结论:(1)粮食宁静是生产、流通、消费的一个系统工程;(2)应建立粮食宁静包管体系示范区;(3)粮食产量缺乏是不宁静,粮食过剩也是不宁静;(4)全球粮食不宁静是个常态。
《中国粮食宁静包管体系及预警》是在国家发改委“十二五”前期全国重点招标课题《粮食宁静问题研究》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自2009年以来,洪涛教授领导课题组共组织9次研讨会对粮食宁静问题进行探讨,通过认真视察研究完成了课题任务。专家组认为,这项研究抵达了海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对国家制定“十二五”计划具有积极意义,对我国粮食宁静包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研讨会围绕我国十二五粮食工业如何对外开放,进行了热烈讨论。2010年我国粮食连续7年丰收,粮食产量抵达54640万吨,增产2.9%。各人认为,随着我国粮食工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中国粮食宁静面临着许多挑战,今年粮食丰收后粮价波动是多种因素的结果,就外资对中国粮食工业的控制及其危害应引起高度重视。研讨会气氛热烈,从理论与实践上回覆了目今的许多热点问题。
加入集会的另有北方交通大学工业经济博士生导师冯华教授、华商储备商品治理中心主任袁永康博士、经济研究所所长白兴无先生等粮食专家应邀加入了集会,《粮食决策参考》主编赵大赒、《国际商报》主任记者傅莲英、《中国市场》杂志社记者周南、《农经》杂志记者卜祥、《中国商报》记者洪亚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