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早,随着钟楼敲响八声,叫醒向阳下的校园,以“弘扬雷锋贡献精神、庆幸献血人道相助”为主题的2012年春季无偿献血运动在良乡校区学生运动中心多功效厅正式开始。
本次献血运动由学生处、校红十字会及校医院联合提倡,北京市红十字会血液中心派献血车及事情人员来尊龙凯时进行校园采血。来自理学院、商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以及其他各院的同学们纷纷自愿前来加入了献血。
效劳贴心 献血定心
学活多功效厅门外摆放了介绍献血知识的宣传板,门上悬挂写有“弘扬雷锋贡献精神庆幸献血人道相助”的横幅。走进多功效厅,献血事情开展得井然有序。
前来献血的同学先在咨询台领取一张表格和由北京市献血办公室印发的献血指南,填写完个人基本信息后到体检处检查体重、血压和血型,待检验结果出来,各项指标及格后就可以献血了,最后到挂号处挂号并领取献血证,献血完成,整个历程不到20分钟。
后勤处早早调试好了多功效厅的空调温度,校医院的医生也在随时关注同学献血后是否有不良反应。学校、学院为献血的同学准备了食品、糖水,市血液中心为献血者带来了面包、饮料和小纪念品。
此次献血运动的学生志愿者有近70名,搜集了校红十字会、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和自发前来志愿的同学们。数媒111、112两个班的团支书更是组织了全班同学来做志愿者。他们佩戴条幅或身着红色马甲,引导、分宣布格、送糖水和面包……每个环节都有他们微笑效劳的身影。
加入献血 人人庆幸
本次献血运动中,同学们的加入热情很是高涨,许多同学早早就在多功效厅外期待,事情刚刚开始时,期待献血的人更是排起了长队。献血运动从8:00连续到了12:45,据统计,在这四个多小时中,共有175名献血者乐成献血。
第一个献血的同学是英语112班的班长张璐。事实上,她的妈妈早上八点就要在大兴医院做良性肿瘤切除手术,她一早过来献血,献完就慌忙离开了。她坚持献血的原因不得而知,但她这第一份红色的礼物,却给听到这背后的故事的每颗心注入一股暖流。
十点十分,血液化验处旁边,工商111班的郁斌磊在焦急地期待着血液化验结果。“献血不怕,我就怕血检不过。”他说:“来献血是实现小时候的梦想,我很早就想献血了,因为未满18岁一直都不可献。我也想‘为人民效劳’,献点血算是做到了一半吧。”绝大部分献血的同学都是刚满18周岁,第一次献血就成了他们成年纪念簿上最有意义的一笔纪录。
在献血期待席的角落,记者无意发明了学校云南过桥米线店的老板娘孟立娜。她告诉记者,自己前年11月也在这里献过一次血,她的弟弟也很想过来,但店里的活实在太忙了,家人都抽不出空来。当被问及为什么总惦记着献血时,她说得很简单:“对自己好,也对各人都好。”
北京市红十字会血液中心的曹庆盛医生介绍说:“北京的医疗资源相对集中,手术量大,平时的用血就比较紧张,而每年的3月和11月是献血的淡季,血液供求就有缺口。所以每年血液中心都会与高校相助,把献血车开进校园,宣传和勉励同学们义务献血。”
老师带动 快乐献血
校党委副书记卢思锋百忙中两次来到献血会场,在校红十字会的志愿者的引导下,旅行了整个献血流程,与血液中心的事情人员交流,和在场的老师、同学愉快地谈话。
学生处的徐红京老师、王涛老师和法学院的文四英老师也加入了同学们的步队,带动献血。徐红京老师告诉记者,自己平常一直注意锤炼,身体很好,可是明年他将凌驾可以献血的年龄限定,这是他最后一次能献血了。王涛老师已经献血四次了,近三年每年都加入了学校组织的献血运动,不但自己带动献血,她还忙着组织协调其他师生献血,获得校医院老师的赞誉时,她也只说:“这是应该的。”
理学院党总支书记田宏、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褚才宽、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杨秀萍也来到献血现场,自始至终陪伴着同学们,一同体验贡献的快乐。每年的献血运动都获得了各个学院的大力支持。各院积极向学生普及献血知识、宣传献血政策,勉励义务献血。理学院的田宏老师说:“我们宣传的重点是要让学生了解献血、不怕献血,做到‘献血:全知道,纯自愿’。”
献血结束后,学校及各院的领导、老师,北京市红十字会血液中心的全体医务人员和本次运动的志愿者们在学生运动中心门前合影留念。尊龙凯时2012年春季无偿献血运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