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陪同着久违的骄阳与清脆的鸟鸣,盘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第二实践分团第三天的实践运动开始了。
上午8点整,实践团全体同学在王一、孙硕老师的领导下步行前往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旅行学习。路途虽然遥远,天气虽然炎热,但一个小时的行程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也如白驹过隙,各人很快就抵达目的地了。西周燕都遗址是北京都会文化的起源,是同时期生存最完整的都会遗址,里面完整的墓葬摆设,四件国宝级的青铜器皿让同学们大开眼界。博物馆事情人员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向我们介绍了西周历史文化、琉璃河遗址渊源的历史以及博物馆中摆设的器皿、遗留的墓穴。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齐聚北京,了解北京城的文化和历史,是每一位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旅行历程中,各人认真聆听事情人员的讲解并积极提问,不但增长了知识、富厚了见闻,更增添了一份对北京的热爱。
下午计信学院二分团实践组是在陪伴老人们中度过的,15人演出小组在带队老师的领导下来到红叶老年公寓进行慰问演出。演出涵盖了诗朗诵《沁园春.雪》、古典舞演出《剑起沧澜》以及《红星歌》演唱,曼妙的舞姿、熟悉的歌词,唤起了老人们年轻时“红星闪闪放色泽”的回忆。节目最后,王一老师和孙硕老师划分演唱了歌曲《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和《明月几时有》,男声铿锵有力、女声婉转感人,获得了老人们的一致好评。公寓里一位70多岁的爷爷也被现场的气氛所发动,踊跃为各人献上一首《社会主义好》。最后,演出在实践团师生和老人们的合唱《赞美祖国》中落下帷幕,各人与爷爷奶奶们合照留念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支教组在当天下午继续为琉璃河中学的同学们讲授辩说的基本技巧,并对昨天的辩说赛做了进一步的总结和评价。同学们各抒己见,小老师们倾囊相授,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气氛。随后支教组的小老师给同学们安排了第二天的学习任务。
调研组走访三大街,以调盘问卷的形式向外地村民了解琉璃河镇的古板文化,包括古板节日的由来,琉璃河古桥、商周遗址等古建筑的历史,并收集了他们关于古板文化;さ娜鲜队虢ㄒ。在群众们的积极配合下,同学们的调研事情取得很大进展。
暑期社会实践的各项运动一天天进行着,并逐渐步入热潮。实践的每一天对同学们都是一种考验和磨练,每个人都获益匪浅,各人热情高涨,期待明日做出更好的体现。